第一單元血細胞數(shù)量改變
第一節(jié)中性粒細胞減少與粒細胞缺乏
(一)診斷標準
1.白細胞減少癥:外周血白細胞總數(shù)成人低于4×109/L稱為白細胞減少癥(兒童≥10歲者低于4.5×109/L;<10歲者低于5.O×109/L稱為白細胞減少癥)
2.中性粒細胞減少癥: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成人低于2.0×109/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癥。(兒童≥10歲者低于1.8×109/L。<10歲者低于1.5×109/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癥)
3.粒細胞缺乏癥:當粒細胞嚴重減少,絕對值低于0.5×109/L時稱為粒細胞缺乏癥。
(二)中性粒細胞減少和缺乏的病因
下列病因通常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,嚴重者可引起粒細胞缺乏。
1.感染
①細菌感染;如傷寒、布氏桿菌病、粟粒性結核、G-桿菌敗血癥等;②病毒感染:如麻疹、風疹、流感、病毒性肝炎、HIV-1型病毒感染等;③原蟲感染:如瘧疾、黑熱病等;④立克次體感染:如斑疹傷寒等。
2.血液病
再生障礙性貧血、急性白血病、惡性組織細胞病、陣發(fā)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、巨幼細胞貧血等。
3.物理化學因素 ①電離輻射:如X線、放射性核素等;②化學物質:如鉛、苯、汞等;③藥物:如抗菌藥物(氯霉素、磺胺藥等)、抗腫瘤藥、抗甲狀腺藥、抗心律失常藥、降血糖藥等。
4.結締組織病 如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、類風濕關節(jié)炎等。
5.脾功能亢進。
6.惡性腫瘤骨髓轉移。
7.其他因素 如周期性粒細胞減少癥、慢性特發(fā)性粒細胞減少癥、過敏性休克及遺傳因素等。
第二節(jié)中性粒細胞增多
臨床意義:
外周血白細胞總數(shù)成人高于10×109/L,中性粒細胞的百分數(shù)又超過70%時,稱為中性粒細胞增高。
(一)生理性增多:在生理情況下,中性粒細胞亦可因如飽餐、情緒激動、劇烈運動、高溫、嚴寒以及新生兒、月經(jīng)期、妊娠5個月以上、分娩時,引起中性粒細胞一過性增多。一日內下午較早晨為高。
(二)病理性增多
1.反應性中性粒細胞增多
常見的原因有:①急性感染:細菌、病毒(出血熱,乙腦,傳單,狂犬病)、立克次體、螺旋體、寄生蟲等感染均可致中性粒細胞增多;②廣泛組織損傷或壞死:如外傷、手術、大面積灼傷、血管栓塞等;③急性溶血:由于缺氧和紅細胞破壞后的分解產(chǎn)物刺激骨髓貯存池釋放粒細胞;④急性失血:刺激骨髓貯存池釋放粒細胞增多;⑤中毒:如鉛、汞、砷、苯等中毒,昆蟲及蛇咬傷等;⑥某些藥物:如腎上腺皮質激素、鋰鹽、腎上腺素、G—CSF、GM-CSF等;⑦惡性腫瘤:如胰腺癌、胃癌、肺癌、腎癌、肝癌等;⑧其他:尿毒癥、糖尿病酸中毒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、類風濕關節(jié)炎、潰瘍性結腸炎等。
2.異常增生性增多
①急、慢性粒細胞白血病;②骨髓增殖性疾病:真性紅細胞增多癥、原發(fā)性血小板增多癥和原發(fā)性骨髓纖維化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