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賢網(wǎng)網(wǎng)校上線了!
網(wǎng)校開發(fā)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(wù)員、財會類、外語類、外貿(mào)類、學歷類、
職業(yè)資格類、計算機類、建筑工程類、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(wǎng)絡(luò)培訓輔導。
各位朋友:大家好!歡迎參觀黎川張恨水紀念館,張恨水黎川故居導游詞。黎川位于武夷山脈,贛江撫河水系上游。這里雨量充沛,民風淳樸,是典型的“江南小鎮(zhèn)”。在十里長街上,走過了許多名人志士,張恨水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。張恨水,原名張心遠,安徽潛山人,恨水是筆名,現(xiàn)代文學史上著名作家,被尊稱為“章回小說”和“通俗文學”第一人。張恨水創(chuàng)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,《金粉世家》、《啼笑因緣》是其代表作,為全國百姓所喜愛。
上世紀初,少年恨水在黎川度過了難忘的一年。這一年的經(jīng)歷,不僅改變了張恨水的一生,也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,不可多得的文學奇才,黎川成為張恨水文學創(chuàng)作的發(fā)源圣地。今天,我們沿著大師的足跡,尋訪他的故園。
現(xiàn)在參觀的地方,張恨水當年登陸的南津碼頭。南津碼頭,位于城南老街新豐橋腳下。黎川老街依河而建,碼頭眾多,而南津碼頭作為江西與福建交通樞紐,貨物集散之地,當時官府便在南津碼頭,設(shè)置厘金卡,征收木竹、食鹽、布匹等稅金。1905年初春,10歲的張恨水隨清末官吏的父親,沿贛江上游的黃金水道,乘瘦瘦窄窄的烏篷船,一路風塵來到黎川。他帶著少年特有的好奇,登上了漕運繁華的南津碼頭,也就是我們腳下的渡口岸邊。
幾天行程,一線水路,烏篷船上張恨水一家,盡情欣賞兩岸的春光美景。張恨水閑來沒事,偶然發(fā)現(xiàn)了船篷底下,一本繡像小說《薛仁貴征東》,他一看就上了癮入了迷,這就是先生第一次接觸的文學作品。如果不是先生的自述,誰也不會想到張恨水的文學啟蒙,竟是從黎灘河上的烏篷船開始呢!正是這不平凡之旅,張恨水與黎川結(jié)下了不解之緣。
緊鄰南津碼頭,就是張恨水一家的故居。故居門前有兩條青石板路經(jīng)過,左邊的小巷通向老街,前邊的小巷引你登上廊橋石階,只要你踱步其中,定會想起“小樓昨夜聽春雨,深巷明朝賣杏花”的詩句。這幢帶有徽派風格的小木樓,占地約200m2,有150多年的歷史,歷來為官署辦公之地。這兩扇黑油油的石庫門,就是當年張恨水家人出入的地方。步入大門,光線昏暗,不過,要你跨入大廳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這里別有洞天,導游詞《張恨水黎川故居導游詞》(http://www.unjs.com)。大廳地面一律的麻石板鋪就,右側(cè)有一方天井,供陽光和雨水進入。張恨水的父親乃習武之人,每天清晨就是這里練武健身。大廳左側(cè)有三間貫通的平房,窗下就是碼頭渡口,躺在床頭就聽到搗衣洗菜婦女的嬉鬧。透過木窗,映入眼簾是新豐橋和橫港橋古老的身姿。兩條河水在這里合流,黎灘河從這里出發(fā),形成千年一夢的黃金水道。
大廳右側(cè)的門后,有一彎油光烏黑的樓梯,二樓是一處敞亮的大廳,兩邊各有兩間耳房。左邊為張恨水父母的臥室,右邊為張恨水居住。中間廳堂就是張恨水上課的地方,當年恨水就在這里接受了,私塾老師端木先生的古文啟蒙教育。在后來的文學作品中,他是這樣描寫在閣樓的學習生活:“……于是我就把書鎖在箱子里,等著無人的時候再等拿出來看,尤其是夜里看最好,大家睡了,我就把帳子放下,把小板凳放在枕頭邊,在小凳子上點上蠟燭,將枕頭一移,把書攤開,大看特看。后來我父親知道了,每晚都要查上一查,他說12點以后該睡覺了,在床上點蠟燭太危險……”
端木先生愛看小說,他常帶一本《三國演義》來,張恨水一有機會就拿起來看,在先生的影響下,他很快就成了小說迷。他把零用錢積攢下來,夠個幾元幾角,就跑到書鋪子里去買小說。父親對他的管教很嚴,只準他看《儒林外史》、《三國演義》之類,別的書往往要被扣留,有時還被痛罵一頓。
正是在黎川,他增長了不少的文學知識,學業(yè)有了很大的進步。這一年,他了解了文言的虛字眼,還莫名其妙的愛上《千家詩》。他請求端木先生教他讀詩,先生答應(yīng)了。就這樣,張恨水又和詩詞結(jié)下了不解之緣。張恨水學著寫詩是從黎川開始的。
跨過二樓大廳,就是凌空的吊樓。站在木樓上遠眺,逶迤的群山,跨河的古橋,蜿蜒的流水,好一派江南風光。繁星滿天的夜晚,恨水總愛靠著母親的肩膀,凝神靜聽稀奇古怪的故事。1924年3月3日,張恨水在《上海畫報》發(fā)表《舊歲懷舊》一文,對新豐橋作了形象的描述:長橋大抵跨河而通山,橋正中建屋,敞軒而觀四面。橋下臨閘,以圍大數(shù)丈之木輪,置閘口中。水自上流頭來,激輪輾轉(zhuǎn)如飛,浪花作旋風舞,至為可觀。
當時張恨水離開黎川20多年,百事如夢,唯黎川的山色泉聲,猶在眼前耳邊,難以忘懷。據(jù)當?shù)乩先嘶貞洠小吧裢本b號的張恨水,除了在老街茶館聽評書和“話文”,就是在廊橋上與小伙件捉迷藏,因此,水車、廊橋、小屋成為先生永遠的“夢里江南” 。2011年、2013年,張恨水的女兒與孫子,沿著先人的足跡,來到了黎川,參觀了先輩的故居,女兒張明明題寫下“溪水潺潺,書聲瑯瑯”贈言,在兒女們看來,張恨水的文學巨艦,就是從故居門前的小溪小河駛向了大江大海。 《張恨水黎川故居導游詞》
各位朋友,古靈山主景區(qū)的講解已經(jīng)結(jié)束,很高興為您講解服務(wù),歡迎您下次光臨,祝您旅途愉快,再見! 《靈山導游詞》
更多信息請查看導游詞|現(xiàn)場導游